字畫鑒定機構
古字畫鑒定的主旨: 即通過鑒定達到什么目的,作出什么結論。概括說就是分清真和偽,具體說則包括辨真偽、明是非、評價值三個方面。辨真偽,即鑒定作品的真與偽,主要對象是有款作品,作者署有名款或鈐有印章;明是非,即判定作品屬于某代或某人,主要對象是無款作品,畫面無作者款印,或后人誤定亂題為某代所作;評價值,即全面鑒考一件作品的
價值、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,品評其級別,決定其取舍。三個方面以辨真偽為主。
北京字畫鑒定機構
鑒定古字畫,經常需要鑒、考并用,鑒中有考,考中有鑒,一般情況下以鑒為主。倘目鑒水平不高,判斷有誤,考證再精微,也于事無補。像元黃公望《富春山居圖》真假兩卷鑒定,曾幾度真偽顛倒,問題就出在“鑒” 上。
字畫鑒定機構
鑒既需要熟悉真跡,也應了解偽品,掌握了歷代偽造書畫的各種花樣和各種類型的偽作,就能根據不同情況去偽存真,還其本來面目??家\用文獻資料,文獻也有真偽、正誤之別,故也要多方比較,去偽糾誤,以準確的史料來輔助鑒定。
北京字畫鑒定機構
作為主要依據的時代氣息和個人風格,也通過諸多因素反映出來,如畫面本身所含的題材構思、思想內容、構圖造型、筆墨形式、風貌格調等,都打上一定的時代烙印,并顯現出畫家的個性特征。
這些因素相綜合,就形成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。
然而,這些因素也有主次之分,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筆墨,因為這是能反映個性、不易仿效的因素。
其它諸如題材、內容、構圖、造型等,摹仿品完全可以依
畫瓢,難以據此判真偽;
而且它們有一定的延續性,后代可以沿襲前人,在時代性上只能“斷前不斷后”。
至于思想情感、審美趣味,屬于比較抽象、不好把握的因素,更難作為準確的、主要的鑒定依據。
北京字畫鑒定機構
書畫家的藝術氣息。
藝術氣息又指藝術風格、特征、氣質、調子等等,對鑒定而言,氣息兩字更為準確。書畫家經過長期的積累,必然會形成一種習慣(習氣),筆法、構成、色彩等自有一套,特別是用筆、筆觸,應有特之處,偽作仿作能做到形似,但氣味、格調決然不同,自然達不到神似,所以深諳此道者,在判斷一件作品真假時,往往句話就是氣息蠻好、氣息對的;而判斷是贗品時,則說:氣息不對,氣息有問題。
字畫鑒定機構
書畫作品的時代氣息。
石濤說過:“筆墨當隨時代”,即是說作品當隨時代,每個時代其藝術風格、表現內容,文化背景以及政治,經濟等不可能一樣,受物質條件、精神思想及生活習俗的影響和制約,因此,不同時代的書畫作品就有不同的風格特征,況且書畫作為文化藝術,她有自身的積累、師承和規律,也有自己發展的脈胳,可以說,每件作品都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,尤其是代表作品、發表作品、獲獎作品、展出作品等,正是這些作品決定著這個時代的審美風范。換個角度來講,每個時代都在選擇能夠代表這個時代審美取向的作品,離我們今天較遠的宋、元、明、清如此,離我們今天較近的民國、解放前后、文革如此,當代亦如此。如果一幅作品不符合時代特征,那有可能是贗品。